第224页(第1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黑料不打烊看片
“殿下今日如此力争,即便是铁石之心也化了,何况秦督本就是个忠义之士呢。”吴甡笑道:“‘臣’有君侯之臣与国家之臣。孙传庭本是国家之臣,如今却不能不是东宫之臣了。”
朱慈烺心中憋着的恶气终于在晴空之下渐渐消散,闻言笑道:“先生真是宽慰人的高手,如此一说,我又觉得被那些庸官气了一场却是值得的了。”
吴甡跟着笑了笑。
“只是……大事又何如?”朱慈烺皱眉道:“当日先生进棋盘之论,我深以为然。只是山东没有天险可守,若是再不将秦晋人口迁徙过去,如何垦殖、募兵?”
“殿下,”吴甡道,“殿下该班师回朝了。”
“嗯?”朱慈烺一时没明白吴甡的意思。
“殿下当时只因为秦督形势险恶,如今洛阳战事已经了结,剩下的事自然应该交个地方牧守来处理了。”吴甡道:“咱们也得征沿途需要的军粮、民夫,先行回京秉命,总不能一直持龙节、宝剑在外奔走吧。”
“与我之前所想,相距甚远啊。”朱慈烺摇头道。他真想直接派兵抓人,与其将百姓留在西安日后被满清所杀,不如强行掳走,好歹还能活命。
“殿下,”吴甡笑道,“可曾听说过狐假虎威的故事?”
“自然。”
“之前圣上欲以臣为督师,剿灭李贼,臣执意要有三万亲兵方肯成行,为何?如臣这般地位,说好听些是国家重臣,说白了不过是个在军中没有根基的文臣。在北京有圣天子这面大旗,外面的文臣武将哪个敢仰面视臣?然而到了地方,又有哪个悍将肯听臣调派?”吴甡苦口婆心劝道:“当日殿下所谋,若是陕西官员软弱些的,自然能够如愿。如今嘛,还不如退而求其次,能征多少是多少。”
“唉!”朱慈烺心头又泛起一股阴霾:“我这岂不是吃了败仗!”
吴甡心中一笑:果然是少年心性,古来有多少名将没吃过败仗?传说武安君一生不曾有败绩,但最终不也自刭荒野?
“殿下!”吴甡神情一板,振声道:“殿下出京日久,就连功课都荒废了么!”
吴甡这突如其来的老师形态让朱慈烺有些意外,知道自己肯定哪里做错了。论见识,他不怵任何人,但论智慧他却从不敢小觑时人。明代出的思想家冠绝历代,仅次于先秦,就连百姓也有探讨哲学、思辨经义的风气。像吴甡这样思想与实践并重的政治家,其智慧、着眼更非常人能够企及。
“请先生指点。”朱慈烺连忙收敛仪容,恭敬道。
“《汉书》曰:善败者不亡!”吴甡正色道:“唯有能善视败者,方能从绝境见生机,故能败而不亡。如楚昭奔秦以存国,勾践卧薪而吞吴!若是视‘败’如猛兽,不愿从容以对,臣仿佛又见不肯过江的项羽!”
柏举之战,吴国以伍子胥、孙武这样的豪华阵容打败了楚军,攻破楚国郢都。楚昭王出奔秦国,由此而来了申包胥哭秦庭的故事。勾践卧薪尝胆则更是著名,十年生聚十年教训,成功打败吴国,成为春秋一霸。
反面教材项羽可谓是典型的“不能接受失败者”。当时他还有江东基业,就算无法夺得天下,割据一方也非难事,然而一《垓下歌》终于成了这位霸王的归葬曲。归根到底就是他性格中不能接受“失败”的缘故。
朱慈烺知道智者有知微见著的本事,能比当事者更清楚地看清一个人内在的秉性和品格,而这些就是决定成败的关键因素。如今连一场不触及根本利益的失败——其实连失败都不能算,只是损失——都承担不了,未来领军天下,万一受挫,又当如何?难道真的自刭而死么!
“若是嘉靖、万历时候的国势,殿下要学项羽也并无不可。然而当今天下糜烂至此,恐怕学汉高更有利国运。”吴甡说完,静静地看着朱慈烺。
朱慈烺退后一步,打躬作礼:“多谢先生指点。慈烺不敢攀比汉高,惟愿能以国家民族为重,不拘泥于小我成就,妇人之仁。还请先生时时警惕,诤言直谏。”
“这是为臣的本分,殿下言重了。”吴甡也躬身回礼,又道:“适才只说了一半,臣以为善败者还须是善于在败中检讨,不败二阵,最终得胜。不知殿下对今日之事,可有所领悟?”
“有些想法,却还不成熟。”朱慈烺想了想:“就全局而言,还在根基二字,但是这培植根基,却让我犯难。”
“殿下,”吴甡笑道,“老夫近来也常常思索,该如何为殿下培植羽翼而不犯忌讳。思来想去,倒还是让老夫想到了些。”
朱慈烺一扫心中阴霾,连忙道:“请先生教我。”
第159章芭蕉心尽展枝(1)
“讲学。”吴甡吐出了两个字来。
太子的讲学只是一种传统叫法,其实是“听人讲学”的意思。在此刻的语境之中,吴甡显然不是让朱慈烺去读书,而是十分认真地提出了去给别人上课的意思。
从实践上说,当今天下培植羽翼稳固根基的方法大致有两种:讲学,收义子。
毛文龙在东江,满镇姓毛;李自成、张献忠帐下也都是义子成行;大明其他总兵帐下义子、家丁也都数不胜数。宦官做到了一定地位,也会收罗义子,代表人物魏忠贤非但收了一堆义子,还收了义孙。
当然,这条路朱慈烺是不能走的。
🎁黑料不打烊看片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