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3章江陵县公(第1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黑料不打烊看片
武汉,黄鹄台。
台阁间,刘禅负手背腰而行,左右近侍跟随。
眺望江畔被夕阳所染的景色,刘禅感叹说道:“登黄鹄台而望夕阳之江景,江水东流,千舟万帆,是谓人生之一绝。”
说着,刘禅抚摸受潮的木栏,无奈说道:“武汉虽处大汉通衢之地,寻常商贾云集,但一旦雨大风急,易受山水所侵,甚是惜哉!”
在三峡大坝未修筑的三国时期,长江下游一直容易被洪水淹没,故而为了防止被河水淹没,很少有将城池直接建在长江边上,更多是建在大河湖泊的支流河道上。
在南汉决定在武汉建都后,实际上武汉新城选址已经尽量避开易受长江淹没的地带。然即便如此,一旦遇见长江发大水,武汉必定会影响,仅是说影响大小问题。
霍峻水淹寿春时,武汉被暴涨的长江所波及。所幸江水未暴涨太多,仅是影响到低洼地带,有十几名百姓失踪,上千名百姓财产受损。
“陛下,昔先帝为御吴楚,行君上守国门之策。今国事安定,寿春不日可下,武汉常年易受洪涝所害,陛下或可考虑东迁秣陵为都。”顾徽拱着手劝道。
顾徽,字子通。荆州刺史顾雍之从弟,少有才名,善口舌之辩。被举选孝廉,考课为郎中,在刘禅身侧奔走。
“东迁秣陵?”
刘禅念叨了下,转而陷入沉思当中。
见刘禅沉默不语,顾悌继续说道:“秣陵北依覆舟山,东凭钟山,西临石头。钟山龙盘,石头虎踞。古来天子之气至东南,而形成于秣陵,故秣陵当是为帝王之宅!”
刘禅用手搭着扶手,徐徐而缓行,思索着顾悌口中的迁都之事。
从刘备虎踞吴楚时起,迁都秣陵的提议就不少,甚至每隔一两年就会被提及。但因为了整合荆楚,以及为了便于北伐,刘备多次拒绝了江东士人的提议。
今刘禅之所以考虑迁都秣陵,除了考虑到武汉常年洪涝外,亦有考虑北伐河南与安抚江东士人的考量。
随着淮南的归治,接下来如欲北伐河南,仅凭当下的徐、扬格局,提供后期恐有所不足。毕竟每块区域辐射的力量,他是有局限范围。
如历史上北宋灭西夏,受横山山脉的影响,其补给的范围在七百里。如果想为前线补给更多物资,或加多人手运粮,或沿途修城屯粮,尽可能打破七百里补给。
正常来说,由于邗沟、巢肥的存在,江东能够将物资、人力投送到淮水流域,且在夏季时能逆河道,再向北辐射两三百里。一旦超出了范围,江东所能提供到前线的物资也就愈少,直到瓶颈期。
欲解决在淮北补给投送难题,比如可以在淮南建立据点,其补给范围会比江左更远;或是加强行政效率,尽可能征发舟舸向北补给。
前一种解决方案,即恢复江淮生产,广屯田亩,积蓄粮草。但欲完全凭江淮解决,以江淮目前的户籍数目情况,则是难以做到。
后一种解决方案,即刘禅所考虑的迁都。一旦将首都迁到秣陵,可以通过加强行政效率,向北延伸补给范围,以帮助大军北伐。
至于安抚或是说拉拢江东士人,在刘禅眼里是顺手的事。毕竟刘禅可非胸无大志之主,因受刘备、诸葛亮的影响,刘禅心中一直渴望恢复中原,重建汉家天下。
();() 如能平天下,武汉、秣陵都要靠边站,能有资格为首都的城市,不是洛阳便是长安。
走了半响,刘禅拍着栏杆,说道:“迁都秣陵非小事,非朕一人所能决。过些时日,待大司马、丞相归国,再议迁都之事。”
说着,刘禅为怕众人引起误会,笑道:“朕少小随先帝奔波,武汉为朕之梓乡,纵有受水之害,岂能舍之。且地如人,人无完人,天下亦无完善之所,终有一弊。”
“诺!”
当了皇帝有一段时间,刘禅渐渐学会了不率先表态的说法。太着急表态,容易听不进合理的意见。就如诸葛亮往昔对他的教诲,有些事容易受情绪影响,最好用带着空空的脑袋去听取意见,而后再思考决定。
刘禅溜达了少许,却见背后有人报喜。转而望去,却见诸葛乔手中紧握着巾帛,在廊道间小步快跑。
“陛下,江淮捷报!”
“可是仲父破了寿春?”
闻言,刘禅心中一喜,快步迎了上去。
“正是!”
诸葛乔将手中的巾帛递上去,笑道:“曹丕病亡不久,大司马纳蒋济之策,将所擒魏使送入城。魏使入城册越拔徐晃为车骑将军,而后城中兵吏尽知曹丕病亡之消息,人心遂是大震。”
“魏寿春令卫因在吕方规劝下,大开北门以迎我军。晨入寿春,至午间,城中乱军悉平之。而后大司马令庞、陆二将军自行用兵,庞都督下弋阳、安丰二郡,陆车骑取下蔡、平阿、义成诸县。”
“彩啊!”
刘禅握着巾帛,脸上布满了笑容,说道:“寿春为河南门户,今得寿春,兵复中原,指日可待矣!”
“仲父之兵略,犹胜韩白。其之用兵,犹如鬼神,深不可测啊!”刘禅踱着步,语气里尽是对霍峻的推崇。
你问刘禅能有什么感觉,就是一个字‘爽’!
🎁黑料不打烊看片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