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陛下我有话要说(第3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黑料不打烊看片
夏侯霸那厮本与蜀汉有着杀父之仇,对蜀汉是多么痛恨和咬牙切齿,但当夏侯霸去了一趟成都,与陛下相处一段时日,不就化干戈为玉帛了吗?
魏帝赎人的时候,他观夏侯霸是何等平和,仿佛对蜀汉没了恨意……这不正是陛下的手笔吗?
可见陛下手腕相当高明,简直令人佩服啊!
当然,要拿陛下与先帝刘备、前丞相诸葛亮对比,那自是不够看了。
前两者光芒太强,强过了头儿,导致温和且有暖度的陛下并不明显。
但这不能抹除陛下的个人实力,却也不低。
至少能保证正常情况下,陛下不会办坏事,拖后腿!
……他还在想着,忽见蜀汉帝放下文书,伸个懒腰,余光一瞥,瞥见了他,顿时吓了一跳,连忙地起身,说道
“伯约,你何时来的?朕都没现!”
“陛下!”一见蜀汉帝终于注意到他,姜维他向蜀汉帝规规矩矩地行礼,开门见山地道,“微臣不负众望,陇西郡、天水郡、广魏郡和陈仓城已归蜀汉之地……”
蜀汉帝喜不胜喜,开怀道“此乃伯约之功劳,朕甚是欣慰,今后还需要伯约你来助朕,助朕守住这些郡城。”
姜维谦虚道“陛下谬赞,蜀国得三郡一城,皆是诸位将士们、吏员们的功劳,微臣可不敢擅领。”
蜀汉帝笑道“朕可不管,你不是雍州牧么?你可自行犒赏诸军,朕准奏便是。另外,若是财帛、粮草不足,亦可向朕说明,朕会尽快地派人运去。”
“多谢陛下的信任,微信定不辜负陛下的重用。”姜维感激不已,随后话锋一转,另起话题说,“陛下,如今我已把母亲和妻子安置在侯府,并且再过不久,微臣就要返回天水郡了……陛下,微臣有话要说,还请陛下准奏。”
蜀汉帝道“准奏。”
姜维鞠躬,拱手道“第一件事情,微臣想收丞相之子诸葛瞻为义子,还请陛下通融!诸葛瞻年纪尚幼,却失去父亲,观今其母,似有病重,只怕随时都会……总之,若不加以引导,只怕将来成就不高!”
顿了一顿,他特意地补充说“微臣打算把《二十四篇》教给丞相之子,也算回报丞相昔日的一番教诲。”
蜀汉帝叹息道“亚父的《二十四篇》朕也看了,的确受益匪浅……伯约有心了!朕答应了。”
姜维道“陛下,第二件事情是微臣觉得人才不够用!能不能趁着现在暂无战事,大力地展书院,推广教育?
例如把丞相的《二十四篇》作为学业科目,教给众学子们,让有才之士得到进修,待到学成之后,便可效力于蜀汉,是谓人才不断也……”
说到人才,姜维他就心酸遥想当年,汉室四百余年,以「察举」和「征辟」来衡量一名人才。其中,人才的举荐是以世家或豪强说了算。
这就变相地垄断了人才。
时境多年,魏国都改用「九品中正制」了,而蜀汉和吴国依旧延续传统,仍靠「察举」和「征辟」……这就意味着再与魏国、吴国进行长期的比拼,蜀汉的人才数量绝对不如魏、吴也。
哪怕「九品中正制」也有瑕疵。
但却适用于魏国当下。
而观蜀汉,只有一个益州,地理位置过于偏僻,这几年战争持续不断,不提甚么丞相识人不明、政坛多有小人,指望再靠「察举」和「征辟」找人才,还能找出几家?——益州的世家或豪强来来回回就那几个,光靠那几家薅人才吗?
也不怕人才全是歪瓜裂枣!
是以,姜维觉得,还不如自己培养人才算了。
既要培养人才,可不就得重视教育?这不就需要用到书院了么?
蜀汉帝似乎也想通了这点,深深地注视姜维,沉声道“爱卿果真要用亚父的《二十四篇》作为学业科目之一吗?不会后悔?”
毕竟书籍宝贵,且是丞相着作,那更是重中之重,不好好地保存起来,却非要用之于广大学子……这换作一般人家,八成不会乐意。
君不见秘籍向来遮遮掩掩,被小心呵护,方能流传后世啊?
姜维摇头道“微臣不后悔!微臣会多抄录几份!”
言下之意拿丞相的原稿是不可能的,抄录版随便……
喜欢三国姜伯约狂飙蜀运请大家收藏三国姜伯约狂飙蜀运本站更新度全网最快。
🎁黑料不打烊看片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