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页(第1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黑料不打烊看片
古寺——龙兴寺中。寺中有一个和尚重巽,是天台九祖荆溪湛然的再传弟子,柳宗
元与他结交,谈禅论道,诗文唱和。此外这里还常有一些过往的僧人,也与柳宗元
关系密切。柳宗元自幼受到佛教的薰染,早在长安时就与僧侣有交谊。这时他正值
人生失意、理想受挫、精神苦闷,加之每天面对的是青灯梵呗,相处的是禅僧,促
使他对佛教教义产生了浓厚的兴。
王叔文集团的主要成员虽然被贬逐,但宦官集团和保守派官僚对他们的迫害并
未停止。元和元年,王叔文终于被处死,王亻丕也于贬所病死。朝廷在不到一年时
间里先后布四次诏命,规定&1dquo;八司马”不在宽赦之例,这就使柳宗元早日北归的
希望化为泡影。
元和三年,柳宗元模仿屈赋写了一篇《惩咎赋》,对自己平生做了一番反思。
虽然名为&1dquo;惩咎”,但其实是对自己从事的事业进行辩护,抒自己的不平之气。
他历叙自己立志&1dquo;处卑污以阂世”,&1dquo;求大中之所宜”,勇于用世,以救世济时,
但由于&1dquo;谗妒构而不戒”,&1dquo;逢天地之否隔”,遭到贬逐,流放南荒,老母病逝,
身为孤囚,过着拘挛坎坷的生活。文中表现出对黑暗政治的强烈愤慨。但他最后表
示:&1dquo;配大中以为偶兮,谅天命之谓何!”自己要坚守&1dquo;大中之道”,不相信天命,
即使抱道而殁,也无悔无怨,表现出一个坚持理想、关心民瘼的士大夫在困境中不
屈不挠的品格。因此,在永州期间,柳宗元很快从悲观失望中振作起来,内心中始
终抱着&1dquo;苟守先圣之道,由大中以出,虽万受摈弃,不更乎其内”[注]的信念,孜
孜以求,希图进用。而且能排除困难,自强不息,进行哲学思考和文学创作。
这一时期,是柳宗元的哲学思想全面成熟与文艺创作最丰富的时期。柳宗元在
永州广泛接触到下层人民生活,大量诗文都反映了他们的痛苦,从中我们可以窥见
儒家思想中人民性的一面在柳宗元身上的体现。柳宗元的诗文如《田家》三、
《捕蛇者说》等等,正是因为深刻的人民性和精湛的艺术手段巧妙结合,才成为千
古传诵的名篇,从而确定了他在中国文学史上不可动摇的地位。当他对下层人民生
活了解越深,就越觉得&1dquo;上惭王官,下愧农夫”。他为自己作为&1dquo;官”,不能为解
除人民的疾苦而做更多的事而感到内疚。由于对下层人民深深的同情,促使他始终
自强不息,在逆境之中,&1dquo;辅时及物”之志更加坚定。在永州期间,他的&1dquo;以生人
🎁黑料不打烊看片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