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1节(第2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黑料不打烊看片
第732章:理直气壮俞千户
何婉买铺子,俞显赞同。
师娘和俞千户肯定都比他们聪明,聪明人的选择怎会有错!
胡小郎和邵宝这两人便怀疑是自己错了。
这也不能怪胡小郎和邵宝,除了对朝廷极有信心的人,大部分人和胡、邵二人的想法都差不多,否则兰州城里也不会有那么多铺子出售。
来了兰州城一趟,虽然没进邺王府,胡小郎和邵宝却也真的见了一番世面。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总结起来很容易,实践却很难。
时下交通不便,除了赶考,读书人不会轻易出远门。《周礼》说君子六艺:礼、乐、射、御、书、数,真正掌握此六艺的读书人并不多。没有了武力防身,出远门除了经济压力,还有安全顾虑,别说出门游学,便是出门赶考都有被抢劫谋害的倒霉蛋。
胡小郎和邵宝跟着何婉来兰州城能这么安全,都是因为沿路的马匪都被俞显捉去从军了。
现在以兰州城为中心,辐射周围州县,侥幸躲过俞显抓捕的马匪路霸根本不敢冒头,从秦安县到兰州城的道路,前所未有的安全,何婉疑心俞千户是抓匪是有私心,然而何婉并没有证据……但路上安全了,对何婉是有益的!
不仅是对何婉有益,对百姓和行商都有利,俞显做了一件极大的好事。
如果这种剿匪的力度能持续几年,不仅是秦安县到兰州城之间的商路被打通了,整个地区的商业交流都会变多。
没有商人云集的地方,绝对称不上繁华。
这样的道理,一半是何婉自己悟出来的,她毕竟出身商户,何老爷子生前又疼爱她,并不拘着她,何婉从小就耳濡目染了何老爷大半生经商的见识。
还有一半则是程卿告诉她的,何婉明白道理,只是没总结过,程卿却给她讲了许多事,什么银子留在手里不花和石头差不多,只有货物和银钱流通起来,银钱才有了价值,商人有大有小,各行各业,他们买进卖出都是“商业行为”,大大小小的商业行为,发生在大魏各处,盘活了大魏的“经济”。
经济好,老百姓的日子不一定很好过,因为老百姓身处最底层,要经受层层盘剥。
但经济要不好,老百姓的日子会更惨。
这样一想,俞显剿匪,真是做了一件大大的好事。
“小郎听了这件事就高兴的很,夸你做的好呢!”
何婉嘴里的“小郎”当然不是胡小郎,而是指程卿,程卿知道俞显把马匪抓去充入军队,的确在家里夸过俞显,说俞显这事儿是一举数得,会造福很多人。
可怜的俞千户,听到何婉说程卿夸了他,脸一下就热气腾腾,幸好他蓄了须,人又晒黑了,别人看不见他脸变红,否则还真影响千户大人的威严。
程卿从前何曾夸过他,在书院时每次见他都恨不得翻个白眼赠与他。
当然,那时候他的确没干什么像样的事!
不过皇天不负有心人,程卿对他的态度到底是慢慢改变了,从厌烦他,瞧不起他,到如今肯定他、夸他,将来或许还会钦佩他、仰慕他……
俞显心情大好,脸也不好再板着,客客气气告诉何婉,如果有需要帮忙的尽管开口。
胡小郎和邵宝看得愣神:俞千户可是手握兵权的大人物,对师娘这么客气,可见是对老师程卿极为看重了。
老师厉害,当学生的与有荣焉。
荣九在俞显心里的地位和胡小郎、邵宝都差不多,甚至俞显对荣九的印象还要坏些,认为他不如那两个白纸般的半大孩子好教,言语中还敲打了荣九一下,不想荣九给程卿找麻烦。
荣九心中别提多憋屈了!
到了西北,荣九这个扬州盐商家少爷,漕运总督家亲戚家的名头都不好使了,也就骗骗胡小郎、邵宝这样秦安小县里的土包子。
到了真正的人物面前,人家都不拿正眼看他。
什么算真正的人物?
🎁黑料不打烊看片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