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浴血反扫荡 悲恸祭亲人六(第1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黑料不打烊看片
六
青木元仁接到谷口中将的电报后,一时百感交加,一方面他的心情轻松了一些,庆幸总算把今天遭遇的这些倒霉事遮掩了过去,另一方面也为谷口中将的仁慈大度感到感激羞愧,出了这么大的岔子上司连声呵斥都没有,这在老部队14师团是不可想象的,自己必须得干点能拿出手的成绩来报答将军阁下,对于谷口将军判断自己所面临的敌人就是八路军129师的385旅,青木有些怀疑,因为他给谷口将军的电报里面有九成水分,将军仅凭着一分真实信息得出的结论估计也有九成是错误的,在土山进攻战,他清楚地看到山上的敌军兵力最多是一个营的规模,重武器只有一挺重机枪,六、七挺轻机枪,并没有迫击炮,自家的重机枪中队是敌人用几十只掷弹筒打掉的,十有八九这些掷弹筒就是4月份集安失守时被双头鹰游击队从自家军械库抢走的那些,那么土山敌人的身份就呼之欲出了,他碰上的是老冤家双头鹰游击队,而非是正规的支那第八路集团军。
不过青木不敢把实情向谷口中将报告,要是上面知道了实情,哪怕谷口的脾气再好也会把他青木逮捕实行军法,让他剖腹自尽那是给他面子,十有八九被行刑队处死,那可是会罪及家属的,青木家族会受到很大的诛连。
青木元仁把谷口将军的电报递给了刚刚回来的酒井参谋长,并说出了自己的判断,青木对酒井没啥可隐瞒的,酒井跟他是一根绳子上的俩蚂蚱,所有战术层面的失误酒井作为战术主官承担的责任甚至比他青木还大一些,如果能活没人愿意死,酒井不可能背着他这个联队主官向上司打小报告。
酒井看了电报沉思片刻说道:“联队长阁下,我认为将军阁下的判断应该是准确的,我们不能排除双头鹰游击队已经被八路军收编的可能,也不能排除双头鹰游击队把抢走我们的掷弹筒卖给了八路军129师的可能,不要忘了129师一直在太行山区活动,双头鹰游击队的老营磨盘山恰好就在129师的活动区域之内,两家要是没什么交集打死我我也不信,土山是共产党的地盘,双头鹰游击队在这里扎营构筑基地工事于情于理说不过去,但是换做是八路军就能解释通了,这里是共产党集安县委机关所在地佛台区的南大门,刚好挡住我们进攻佛台的道路,双头鹰游击队隶属山西,绝不会来保卫河北的一个县委机关,所以土山的武装力量一定是八路军,至于土山之敌数量不到一个旅,这个问题倒容易解释,因为385旅的大部人马在西面设伏了,能将骑兵中队全歼的兵力应该是很庞大的力量,八路军385旅以少量的兵力把我们的主力吸引在土山,然后集中优势兵力全歼我们的骑兵队,然后再把土山的小部队接应突围,这一连串战术动作堪称完美艺术,联队长阁下,八路军385旅的指挥官是个极其优秀的战术专家,酒井自愧不如,下一步我们的行动真得遵从将军阁下的指示,要小心谨慎了。”
“报告联队长、参谋长,集安县浅仓少佐来电,磨盘山双头鹰游击队倾巢而出,攻打集涉公路中心据点,有多门步兵炮、迫击炮等重武器,击毁巡逻的装甲战车,伏击了浅仓少佐派出支援中心据点的两个中队,浅仓大队伤亡惨重,目前中心据点已经失去联络,双头鹰游击队开始攻击集安县西门,集安县城防守兵力严重不足,请大佐阁下予以紧急战术指导。”电讯参谋急切报告。
青木大惊:“纳尼?!双头鹰游击队在攻打县城?酒井君,你的判断是对的,我们面临的部队的确是八路军385旅,你看我们是否马上回援县城?”
酒井否决道:“不,联队长阁下,浅仓少佐是被双头鹰游击队的动作吓坏了,现在集安县城尚有柳治大尉的一个步兵中队、一个炮兵中队、一个辎重中队和一个宪兵中队,光皇军就有近千人,还有炮兵据城坚守,游击队绝对没有打下县城的可能,他们攻打县城就是为了把我们调回集安县城,为八路军385旅解围,我们绝不能按照对方的指挥棒行动,我建议,一、向浅仓少佐说明敌人的用意,让浅仓固守县城;二、命令邯集中心据点的沼友中队立即支援县城,给浅仓一些守城的信心;三、给谷口将军报,将县城的情况报告将军,请将军从邯郸城和涉县调兵支援集安县城聚歼双头鹰游击队;四、我军能咬住八路军385旅实属侥幸,不能轻易放过这一大好的建功机会,应该立即追击土山残敌,警备旅丢下的武器装备已经成了八路的负担,他们还带着大量的伤员,绝对走不快,我们争取在他们进入太行山区之前追上他们消灭他们,达到此目的,之前我们所有的失误都不再是问题,如果我们回援县城,先不说双头鹰游击队达到了调动我们的目的,会撤回磨盘山,即使我们全歼了这只土匪武装,对方面军和军部来说也毫无功绩可言,但是我们只要不回集安,仍然咬住八路军的385旅,双头鹰游击队就不会撤兵,会继续攻打县城,这就给邯郸、涉县的援军提供了聚歼双头鹰游击队在集安城下的机会,联队长阁下以为如何?”
“吆西!酒井君跟我的想法不谋而合,这就是中国那句古话:英雄所见略同!电讯官,立即将我们的意见译成电文给谷口师团长、浅仓少佐和沼友大尉报。酒井君,队伍已经集结完了吧,立即向西追击八路军残部,行动吧。”
杨毅带着突出包围圈的学兵队伍匆匆的向西行进着,似火的骄阳晒得地面像个大蒸笼,满头的汗水流进绷带中,浸湿了伤口疼的他一个劲的咧嘴,雨燕心疼的说:“团长,将乌骓背上的弹药卸下来大家匀匀背上,你还是骑马走吧。”
杨毅摇头道:“不用,我腿脚又没事,不影响走路,只是天气太热汗水杀的伤口疼,在马上更热还不如走着凉快呢,现在大家身上多一斤也会影响行军度的,鬼子的队伍很快就要追上来了,我们早一分钟穿过沙石峪,就早安全一分钟。”
“报告团长,后面有一个小队的日军跟上来了,是不是派骑兵小队把他们击退。”殿后的骑兵队长前来报告道。
杨毅举起望远镜向后面观察了一下说道:“敌人没开枪就不用管他,让他们跟着好了,我还担心青木元仁不追上来呢。”
经过两个小时的急行军,学兵队伍终于进入了沙石峪,这是一条经过多年洪水冲刷出来的大沙河小峡谷,相当是大小清河的泄洪道,谷底平时没有水,但在夏季大清河和小清河上游由于大暴雨造成河水溢出河床时,汹涌的河水就会进入沙石峪,这里的地质以松软的沙石为主,常年洪水的冲刷造成水土严重流失,谷底几乎只有黄沙碎石,鲜有青草植被。
沙石峪由西北向东南斜着将平原割裂,峡谷顶宽5oo多米,底宽2oo来米垂直深度5o多米,上了西岸,杨毅见到了等候多时的柳铁柱和教导队的李涛。
“团长,你们可算来了,大家都很担心呢,怎么?你负伤了?严重不?”柳铁柱看到杨毅头上的白绷带关切的问道,自从杨毅当上了儿童团长,正规场合他喜欢让人叫他团长,不愿意让人家叫他大当家,大当家的称呼明显带着匪气,远不如团长威风,大家也就迎合着杨毅的喜好称呼他团长了。
“没事,就被瓦片擦破了头皮,要是有事我还能走这么远吗?怎么样,队伍都安排好了吗,重武器带来了多少?”
“队伍已经布置好了,我这次差不多把全部家底都搬来了,两门步兵炮、12门迫击炮、15挺重机枪都进入了预设阵地,不但能覆盖整个沟底,对面野地一里地范围都在重武器的打击之下,这次咱们叫青木元仁吃不了兜着走。”
杨毅将孙玉明叫到一起说道:“刚才我们还缴获了3门迫击炮三挺重机枪,十几挺轻机枪,你们一起安排好,敌人虽然人多,但对我们产生威胁的只有那六门步兵炮和十几门迫击炮。我们在土山只暴露了一挺重机枪、六挺轻机枪和几十只掷弹筒,敌人不知道我们也有火炮,孙参谋长、铁柱哥、李涛咱们商量一下如何利用这一点,引出鬼子的炮兵阵地,然后集中火力打掉敌人的炮兵,这仗就好打了,整个战斗由孙参谋长指挥。”
柳铁柱和李涛点头立正敬礼答应道:“是,我们一定听从孙参谋长的指挥。”
孙玉明也敬礼道:“放心吧团长,我们马上布置去,坚决打掉鬼子的炮兵。”
几分钟后打击鬼子炮兵的方案拿出来了,孙玉明向杨毅报告说:“团长,我们准备这样安排,现在鬼子知道我们手里有三门迫击炮,我们就让这三门迫击炮一开始打就亮出来,迫击炮的最大射程是14oo米,我们把这三门炮放在离谷底中央14oo米的地方,如果鬼子进攻到谷底,我们就开炮,鬼子步兵炮的最大射程是24oo米,有效射程是2ooo米,为了保证准确度鬼子肯定会把步兵炮摆在有效距离2ooo米以内,这样鬼子的炮兵阵地离对岸不会过5oo米加上整个峡谷宽5oo米,离我们这岸边也就是1ooo米,就会暴露在我们迫击炮和步兵炮的射程之内,等敌人的炮兵阵地暴露,我们把全部火炮都运到峡谷边上,在有效射程内对敌炮兵阵地猛轰,一举打掉敌人的炮兵阵地。”
杨毅点了点头:“这样安排倒是可以用我们的迫击炮打击鬼子的步兵炮,我补充三点,一是我们的火炮开始时应该藏的尽量靠前些,要绝对掩蔽好,不能暴露目标,二是把我们这边的距离、峡谷两岸的距离和对面离岸边的距离做出准确的测量,标上明显的参照物,一旦鬼子的炮兵阵地暴露出来,我们立刻就能知道它离我们火炮的准确距离,不用试射保证命中,第三我们往前沿安排火炮敌人会看的很清楚,敌人即使不打我们,马上把火炮转移还是能办到的,所以我们要在前面放置湿草马粪,敌人开始打炮时,我们就制造烟雾,遮挡住敌人的视线,掩藏我们调运火炮的行动。”
孙玉明一拍大腿赞道:“完美,这样就万无一失了,就这么办,老李,你马上组织人按团长的要求布置去。”李涛答应一声匆匆去了。
杨毅又说道:“鬼子的斥候马上就到对岸了,先用重机枪把他们赶走,让骑兵出击,另外在路上搞点动作,让鬼子的大部队慢些过来,我们挖战壕藏火炮需要时间。再有,沿岸多布置一些轻机枪,对付敌人的掷弹筒,敌人的掷弹筒射程从对岸是能打过来的。”
孙玉明应道:“我马上去安排。”说着也快跑了。
杨毅苦着脸说道:“咋都是急脾气呢,也不问问我还有啥交待的没有。”
柳杏儿问道:“爷,还有啥要交代的,你告诉我,我去跟他们说。”
杨毅没好气的说道:“天都过晌午了,咱们从早上到现在还没吃饭,就没个人关心咱们。杏儿,你去让女兵们搞些水和食物来。另外让铁柱哥的电报员背着电台跟着我,我要问问家里的情况和王会彪他们的情况。”
柳杏儿、杨静急忙布置安排去了。
🎁黑料不打烊看片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