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页(第2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黑料不打烊看片
婚娶违礼则讥之,这是&1dquo;兴常典”。至于&1dquo;非常之事,典礼所不及,则裁之圣心,
以定褒贬,所以穷精理也。精理者非权无以及之。”因为《春秋》之作,目的在于
救世,即&1dquo;尊王室,正陵僭,举三纲,提五常,彰善瘅恶”,也就是通过&1dquo;例”、
&1dquo;体”而寓褒贬。他说:&1dquo;故褒贬之指在乎例,缀叙之意在乎体”&1dquo;知其体,推其
例,观其大意,然后可以议之耳。”可知赵匡比啖助更强调&1dquo;褒贬”[注]。
其次,啖助等人在提出了自己理解的《春秋》宗旨后,就对&1dquo;三传”进行严厉
的批评。但值得注意的是,他们对三传并不完全否定。虽然用了比较尖刻的言词大
肆批评,但还是有所肯定的。他们认为,古人对《春秋》的解说,本来都是口口相
传,自汉以后才有章句,著于竹帛。关于《左传》,他们认为它博采当时文籍,叙
事尤其详备,能使百代之下详知春秋历史本末,通过它的叙事去探求《春秋》经文
的意旨。何况它&1dquo;论大义得其本源,解三数条大义亦以原情为说,欲令后人推此以
及余事”,因此&1dquo;比余二传,其功最高”。在这里啖助等人并没有完全抹杀《左传》
叙事详赡的功劳,甚至认为它比公、谷二传对《春秋》的贡献更高。但是,他们又
批评《左传》&1dquo;叙事虽多,释意殊少,是非交错,混然难证”,即对《春经》经旨
的阐述远远不够,而且是非混杂,让人难以把握。
关于公、谷二传,啖助等人认为,最初也是以口相传,后人根据先儒口授的大
义,将它散配入经文之下,因此乖谬颇多,并没有把握其纲领。不过,他们认为,
其大指还是子夏传授下来的,所以,二传从&1dquo;传经”这一方面说,比《左传》要严
密,即&1dquo;《谷梁》意深,《公羊》辞辨,随文解释,往往约深”,对圣人微言大义
的明,往往有得。但是,他们又批评二传&1dquo;守文坚滞,泥难不通,比附日月,曲
生条例,义有不合,亦复强通,囗驳不伦,或至矛盾”,太拘泥穿凿于文句,遇有
说不通的地方,就妄加比附,矛盾百出,不合&1dquo;圣人夷旷之体”。啖助特别批评二
传处处以&1dquo;一字褒贬”之说释经。他虽然不反对《春秋》寓褒贬,但认为其中也有
&1dquo;文异而意不异”的,&1dquo;褒贬”说并不普遍适用。所以,他批评二传&1dquo;繁碎甚于左
🎁黑料不打烊看片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